面向刀具大用户的汽车工业现状 2009年,中国汽车产量达到1379.1万辆,首次超过日本,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生产国。 今年1月至9月,中国汽车生产和销售超过1300万辆,到年底,预计将超过1700万辆,是2005年年产量的三倍以上。 根据“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中国汽车产量将达到2000万至2500万辆。 汽车工业的发展与切割工具密切相关。
再看看能源行业 首先,已有18年历史、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已于2010年底基本完工,26 70万千瓦发电机组全部并网 在风电领域,到2009年,中国新增风电装机容量达到1380万千瓦,超过美国,成为当年全球第一个新增风电装机容量的国家。到2020年,风电装机容量将达到2.3亿千瓦,相当于三峡13座电站的发电量。 在核电领域,今年10月20日,中国首个自行设计的秦山核电站二期工程(3号机组)投入商业运行。迄今为止,中国已建成4个核电基地,13个核电机组,装机容量1000万千瓦。到2020年,中国的核电装机容量将达到4000万千瓦。 能源工业将对先进的切削工具有巨大的需求。
近年来,中国高速列车技术发展迅速,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极大关注。 随着沪杭高速铁路的开通,中国高速铁路已达到7431公里,居世界首位。随着2012年京沪高速铁路的开通,中国高速铁路的里程将达到13000公里。到2020年,一个16,000公里的高速铁路网有望建成。 中国高速铁路的领先优势和发展势头为工具行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进口机械叶片
在航空航天领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民用支线飞机AJR21已经投入飞行四次,累计飞行时间超过600小时。计划第一架飞机将于明年交付给用户使用。 期待已久的国产大型飞机C919的开发也进展迅速。它将于2014年首次飞行,并于2016年交付给用户,从而逐步结束中国民用航空业对进口大型民用飞机的长期依赖。 在航天工业方面,在“十一五”期间,中国成功发射了“嫦娥一号”和“嫦娥二号”月球探测飞船,使中国成为世界“月球探测俱乐部”的第五个成员 中国将在2025年左右实现载人登月,中国登月的梦想将成为现实。 航空航天工业中难加工材料和复合材料的加工是切削技术的“制高点”,这将把中国的切削加工和刀具技术推向一个新的水平。
通过以上例子,我们自然会想到这样一个事实,即汽车、机车、各电站发电机组和航天飞船等机械零件的加工效率和质量直接取决于刀具的切削性能。 此外,许多新产品的开发和新材料的应用也离不开切削技术和刀具的创新。 回顾“十一五”期间世界第一大制造业,展望“十二五”期间更高的发展目标,我们有理由对中国工具行业寄予更高的期望。
从中国刀具行业的现状来看,一方面为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另一方面,与“十二五”期间制造业需求相比,在产品结构调整、工具创新和产业转型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 “十二五”期间,我们必须在这三个方面取得新的进展,以满足“十二五”工具产业的需求,为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首先,关于产品结构调整 如今,刀具材料已经进入了以硬质合金为主的时代。与高速钢相比,硬质合金具有更好的性能和更高的切削效率。与超硬刀具材料一起,实现高效加工是现代切削技术的最重要保证。 目前,我国硬质合金刀具的比重约为40%,远远低于发达工业国家,制约了我国刀具整体水平的提高。 没有好的刀具材料,任何刀具创新和切削工艺进步都缺乏必要的物质基础,只能是空中楼阁。 然而,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调整产业结构。 除现有株洲金刚石刀具有限公司外,有必要加快具有硬质合金材料和刀具研发能力的生产基地建设进程,迅速提高硬质合金刀具在所有刀具中的比重。 这是一个需要大量投资的项目,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指导和支持。